_IGP8708.jpg

 

4/28與阿姨前往花蓮渡假  因抵達時飯店尚無法進住

所以叫了車到 松園別館晃晃

 

_IGP8803.jpg

 

 

 

_IGP8710.jpg

 

雖是陰天  景色仍宜人

 

 

_IGP8711.jpg

光是看這景  就令人歡喜

 

_IGP8712.jpg

 

 

 

 

_IGP8715.jpg

 

 

 

_IGP8717.jpg

 

 

_IGP8718.jpg

 

 

 

_IGP8723.jpg

 

 

_IGP8724.jpg

_IGP8725.jpg

_IGP8728.jpg

 

 

_IGP8732.jpg

水莎草 

 

_IGP8734.jpg

 

 

_IGP8735.jpg

_IGP8736.jpg

 

 

_IGP8737.jpg

 

_IGP8738.jpg

_IGP8740.jpg

 

那天正好碰上某攝影社的室外教學切磋課

 

_IGP8747.jpg

_IGP8749.jpg

 

 

_IGP8752.jpg

 

 

 

_IGP8754.jpg

 

 

_IGP8755.jpg

 _IGP8777.jpg

_IGP8783.jpg

 

 

_IGP8785.jpg

 

 

_IGP8788.jpg

 

 

1.jpg

 

2.jpg

 

 

 

_IGP8791.jpg

 

 

_IGP8795.jpg

 

 

 

_IGP8798.jpg

 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下 3 張是阿姨拍攝  

 

 2014-04-27 22.51.59.jpg

 

2014-04-27 22.52.43.jpg

 

 

2014-04-27 23.26.56.jpg  

坐在2樓陽台 很消暑喔~

 

松園別館位約建於民國32年,曾為花蓮港「兵事部」辦公室,與附近的「放送局」(現中廣公司花蓮台)、

「海岸電台」(現中華電信)與自來水廠(現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廠)等處松林連成一片,由於視野直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,

具有天然制高點優勢,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、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,輕易掌控出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,

加上濃密的松針樹蔭有如大傘保護,成為日軍在花蓮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。


終戰後,此地由國民政府軍隊接管,曾作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。爾後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迄今。

89年由花蓮縣政府將松園編定為「歷史風貌專區」,九十年獲選為文建會「閒置空間再利用」試辦點之一,並入選為「臺灣歷史百景」。

 

濃密的松林是松園最大的特色,日本人當年在整片台地栽種約100多株的琉球松,其用意是為遮掩及防風,

百年來松樹們像綠色大傘般撐起 ,與蔚藍海岸和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。

然而近年由於颱風、病蟲害與土質病變等威脅,為保護園區如今僅存的32棵老松樹,松園定期會有樹醫師前來看診,

給予適當治療。除了松樹之外,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整個園區,如:血桐、蕨類、芒草、榕屬植物等,

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,各種大小雀榕穿過水泥牆,深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;

後院生態池的水生植物更是生趣盎然,而自然生態與歷史空間交織融合的特殊面貌,正是松園最獨特的美。

(網路資料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sa 的頭像
    rosa

    rosa的部落格

    r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